学术园地
我国血小板功能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均达到领先水平!
血小板功能与血栓的形成具有密切相关性的学说在理论上有坚实的基础,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历了长期和广泛的验证和确认,是完全正确的。因此,近年来应用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临床血栓防治成为国际医学界的一个热点,各国学者专家都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期望能够建立根据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的个体化、精准化模式。然而近年部分欧美专家实施的几个大型的血小板与血栓相关性临床试验先后宣告“失败”,国内部分学者的一些类似研究也同样“失败”。由此国内外部分学者对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和悲观的情绪,抗血小板精准化治疗之路仿佛前途一片迷茫。然而今年五月在《2016中国卒中大会》公布的我国学者完成的两个大型临床试验证实血小板功能水平的高、低与临床血栓事件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相关的理论完全吻合。这两个研究的成功为血小板功能检测正确应用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为何这些不同试验得出完全截然不同的结论?如何解释欧美类似研究的“失败”?为此笔者对近年公布的几个相关临床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国内外公布的这些血小板功能与血栓相关性临床研究结果的成功和“失败”都很好地诠释了已有的血小板功能与血栓相关性的学说。而其中部分临床研究的“失败”则暴露出部分学者对血小板功能相关理论存在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具体表现为:试验方案设计错误、对试验数据错误及不恰当的分析等等。由于这些错误观点甚至来源于一些国际医学权威,因此其影响甚大,严重地妨碍和干扰了血小板功能检测技术在临床正确和正常应用,严重阻碍了抗血小板治疗沿着精准化、个体化的正确道路前进。
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我们应当得出如下结论:
1)多参数检测才能真实反映血小板的功能状况, 而检测单一血小板功能受体不能代表血小板的整体功能状况。
2)Trilogy、Aratic及Antarctic研究中都仅仅对患者检测血小板单一ADP受体的功能水平,而并没有检测其它血小板受体的功能水平。因此,这三个试验都企图通过对血小板单一ADP受体功能水平代表、反映患者整体的血小板功能水平,这显然是十分错误的。这如同仅仅给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就期望患者可同时获得阿司匹林的药效一样是十分荒谬的。
3)Trilogy、Aratic及Antarctic研究完全不能否定已有的关于血小板功能研究的成果及与血栓相关性的理论,而恰恰相反这三个试验很好地证实已有的关于血小板功能及其在血栓形成中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依据已有的理论对这三个研究正确和准确的结论应当改写为:“采用Verifynow仪、单纯检测ADP受体功能,没有获得ADP受体功能水平与血栓事件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依据这三个试验做出“血小板功能水平与血栓事件无关”的结论是违背相关理论和客观实际,是错误的。这三个试验都反映出相关研究人员缺乏对血小板功能相关理论全面、正确的认识。
4)鉴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特殊性,不仅试验方案需要正确合理的设计,而且试验中检测样本的质量控制、检测过程规范、检测方法选择等都很可能是导致试验“失败”的因素。而我国学者完成的两个成功的临床试验在方案设计、检测方法选择、试验过程控制等方面都更科学和合理,因此研究获得成功毫不奇怪。
5)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说明在血小板功能检测技术临床应用、血小板功能检测技术及方法研究等方面我国均达到领先水平,证明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专业水平和实力!
希望我国学者的继续努力,将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尽快普及应用到临床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实践中,为我国及全球血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做出更大贡献。
江苏英诺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6日
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