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园地
1、血栓性疾病的危害
血栓性疾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国血栓性疾病也呈现出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复发 “四高”特征。最新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人近十年增加了一倍,每年发病1500万例,死亡约500万人。而且治愈后留下后遗症的约达患者的40%以上,治愈者4年内复发率约达40%。而血栓病造成的经济负担也非常高,以心梗为例一次手术费用就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加之治疗后的护理及健康状况下降等,对社会、对家庭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而且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血栓危害人群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人群,而且其发病突然并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就可发生死亡等恶性结局。35岁以上往往是人生最有成就、才能和精力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精英和骨干的主要人群所在,由于血栓病对精英骨干的危害对社会的损失远远超出一般人员。因此,血栓病的危害不单纯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2、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分析
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归结起来主要是由于:血管壁病变、损伤;血液成份的改变;以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三要素”导致,而且这三要素在血栓发生中常常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或相互牵制。比如血管壁病变,且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活化时更容易发生血栓。在心脏功能不良、血液循环不良、血管壁病变的情况下,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降低发生血栓的风险。
血栓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处理
血栓形成“三要素” |
导致形成血栓机理及常见病因 |
治疗处理办法 |
是否可预防 |
血管壁病变、损伤 |
血管内皮细胞能够生成和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在血管内皮损伤时可导致体内血液的抗栓和促栓平衡打破,而形成血栓。常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
手术 |
较难 |
血液成份的改变 |
血小板数量级活性增加;凝血因子异常;抗凝系统减弱;纤溶活力降低等。 |
相对容易处理 |
主要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
血液流变学异常 |
心脏功能衰退、心脏损伤、血管狭窄、血管压迫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流瘀滞、缓慢,都容易导致血栓发生。 |
常常需要手术且治疗难度较大 |
较难 |
3、现有血栓治疗与预防方面的不足
目前血栓风险预防从预警监控到预防措施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正是由于目前血栓预防措施的严重缺陷导致血栓性疾病危害十分严重。那么现有的血栓预防措施的缺陷有哪些?如何改进呢?
3.1 现有的血栓预警诊断措施的不足
目前临床现有血栓诊断措施都是在血栓已发生以后“证实”(确诊)诊断。而在患者没有发生血栓之前的预警,目前临床还习惯于通过血压、血脂、血糖、肥胖、吸烟、年龄等指标评分的办法预测血栓风险。一般说来这些指标与血栓发生具有间接的关系,这些指标评分对实际预警血栓意义非常有限。而且这些症状指标也常常与出血风险相关。因此,根据这些指标无法区别出血或血栓风险,如果一律按照高血栓风险处理,对于潜在血栓风险患者显然将加速出血的发生。单凭这些指标预警血栓风险的价值十分有限。
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第一和关键”因素,大量研究也证实血栓的发生与血小板功能水平活化相关。因此,定期进行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可以有效预警血栓发生风险,建立以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为主的血栓风险预警监测制度,可以更加有效、直接地预警血栓(及出血)风险,可以使得预防更加合理和有效。因此定期进行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应当是重要的血栓及出血预警预防措施之一。如我们在前面介绍,血栓形成中的三大要素,还包含血管壁病变、血液流变学改变(如心衰),这些改变要修复往往难度较大,但控制(调整)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相对容易而且也十分方便可行。
3.2 现有血栓预防措施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目前血栓预防及治疗中的另一个缺陷就是对所有怀疑有血栓风险患者都根据经验推荐服用标准剂量的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而不区别所用抗血小板药物剂量、种类是否恰当。近十余年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抗血小板药物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约有30%个体应用后无效(发生血栓),而同时另有约10%的个体服用后则出现出血(对抗血小板药物过敏)。这种不加区别的所谓“标准化”的用药方式显然对绝大部分患者的预防和治疗都是不恰当的,甚至还会给部分患者带来副作用危害。大规模研究试验也证实,现行采用的“标准化”服用阿司匹林措施仅仅可以减少约20-25%的血栓事件风险和减少约17%由于血栓导致的死亡,但同时约有10%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发生出血。因此这一措施的净获益者的比例太低。而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治疗都是在血压计、血糖仪检测指导下有针对性的用药,最保守的估计7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这也足以说明血栓性疾病防治中个体化用药(即针对不同患者实际需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十分必要。在血栓预防及治疗中不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单纯凭借经验的盲目的用药方式应当尽快淘汰,在血小板功能及凝血检测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应用抗血小板等药物才是正确的血栓预防措施。当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等也是血栓预防的有效措施。